第十八节 焦虑症健康宣教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1-22
一、概念
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,包括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临床相,焦虑并非实际危险所引起,其紧张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。常伴有头晕、胸闷、心悸、呼吸困难、口干、尿频、尿急、出汗、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。
二、病因
发病与机体的素质、所处的环境均有密切关系,长期面临威胁或处于不利环境之中的人,更易发生焦虑症。
三、临床表现
临床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表现形式。
1.急性焦虑 即惊恐发作,发作急速,中止也迅速,一般持续数十分钟便自行缓解。是—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,表现为严重的窒息感、濒死和精神失控感。患者宛如濒临末日,惊恐万状、四处呼救并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,主要有三个方面:①心脏症状:胸痛、心动过速、心跳不规则。②呼吸系统症状:呼吸困难。③神经系统症状:头痛,头昏、眩晕、晕厥和感觉异常。
2. 慢性焦虑 又称广泛性焦虑,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。患者长期感到紧张和不安,做事时心烦意乱,没有耐心,患者惶惶不可终日,担心会有飞来之祸,并非由于客观存在的实际威胁,纯粹是他自己也难以理喻的主观过虑。
四、 护理措施
(一) 生理方面
(1) 安全护理: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,减少外界刺激,观察病情变化,防止出现自杀行为。
(2) 鼓励和督促患者加强生活自理,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(3) 做好睡眠护理。
(二) 心理方面
(1)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。对患者要有耐心,倾听患者主诉,鼓励患者有适度的情绪宣泄、认识焦虑症不是器质性疾病,对人的生命没有直接威胁,消除其疑虑。
(2) 鼓励患者表达焦虑、惊恐发作时的感受,与患者探讨处理焦虑、惊恐发作和相关恶劣情绪的方法。使患者对自己疾病特别是惊恐发作有正确的认识,从而减少焦虑抑郁。
(3) 在患者躯体不适时,教会患者放松技术,与医生合作进行反馈治疗。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,如心理松弛、转移注意力、排除杂念,以达到顺其自然,泰然处之的境界。
(4) 反复强调患者的能力与优点,提高患者的自信心。
(三) 社会方面
(1) 鼓励患者对生活和工作做出计划和安排,并能身体力行。
(2) 协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知识,强化家庭功能,给予患者家庭支持。
(3) 每日锻炼,采纳最必要的锻炼项目,并尽可能避免参加你不能感到放松的活动。戒酒,减少或停止糖和咖啡因的摄人。
(4)为患者安排简单、轻松的活动,要有趣味性,并能根据患者的兴趣、爱好及焦虑程度来调整活动内容。
(5)培养患者广泛的兴趣和爱好。使患者的关注点在兴趣和爱好,从而减少焦虑情绪。
-
医院性质:
公益性精神专科主诊医生:
周祯祥、胡佑武、周祯祥、胡佑武诊疗范围:
失眠症、抑郁症、精神分 裂、躁狂发作、智力发育障碍、癫痫所致精神障碍、强迫症、焦虑症酒隐。 -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