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播图下方背景
科普讲坛
  • 健康热线:
  • 028-84962222
科普讲坛

第十六节 强迫症健康宣教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1-22

一、概念

强迫症,即以强迫观念、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。患者深知这些观念、行为不合理、不必要,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,因而焦虑和痛苦。

二、病因

(1)遗传。

(2)器质性因素。

(3)心理、社会因素:工作过分紧张、要求过分严格、重大的精神刺激等,强迫症状的表现

内容多与所经历的心理社会因素颇有联系,具有保护性回避反应的性质。

三、临床表现

1.强迫观念强迫怀疑、强迫回忆、强迫性穷思竭虑。

2.强迫情绪主要指一种不必要的担心。

3.强迫意向患者感到有一种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心愿的事,但患者不会真的去做,也知道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,但这种冲动不止、欲罢不能。

4.强迫行为

(1)强迫检查:反复检查门是否锁紧、煤气是否关好、账目是否出错。严重时检查数十遍也不放心。

(2)强迫洗涤:反复洗手、反复洗涤衣物,明知过分,但无法自控。

(3)强迫计数:反复点数门窗、阶梯、电杆、路面砖等,为此常常耗费了时间耽误了正事,因而痛苦不堪。

(4)强迫性仪式动作:患者经常重复某些动作,久而久之程序化。

四、护理措施

(一)生理方面

(1)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。

(2)做好生活护理:帮助患者改善自我照顾的能力。

(3)配合药物治疗,观察药物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。

(二)心理方面

(1)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,了解强迫症状。使患者尽快熟悉并适应环境,观察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,倾听患者对疾病的诉说。

(2)接受症状,学会顺其自然。与患者一起讨论,分析症状,使患者接受症状,放松心情,对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,不要钻牛角尖,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。

(3)配合实施心理治疗。强迫症其实是由于对自己追求完美的个性所致,因此加强对其心理护理,如厌恶疗法、自我控制等。使患者对自己的个性和缺点进行纠正,从而逐步从强迫状态中解脱出来。

(4)重视患者体验,及时调整措施。使用观察、询问、倾听、支持性心理护理等技巧,随时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体验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及护理措施。

(5)帮助患者积极从事体育、文娱、社会活动,使其能逐渐从沉湎于穷思竭虑的境地中解脱出来。

(6)转移注意力,即使是几分钟也行。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。任何有趣的、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。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,例如散步、运动、听音乐、读书、玩计算机、玩篮球等。

(三)社会方面

(1)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可能的预后,消除恐惧,防止复发。不要给自己提出过多,过于刻板的要求,不要过于追求完美。

(2)指导其家属,对患者既不姑息迁就,也不矫枉过急,帮助患者积极从事体育、文娱、社会活动,使其能逐渐从沉湎于穷思竭虑的境地中解脱出来。